-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且子宫增大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激素失衡、子宫内膜损伤、遗传因素、炎症刺激、免疫异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激素失衡: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生长,形成腺肌症和腺肌瘤。 2.子宫内膜损伤:多次刮宫、分娩创伤等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增加了发病风险。 3.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4.炎症刺激:长期的妇科炎症刺激子宫,可能引发该病。 5.免疫异常: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总之,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且子宫增大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4-10-14 12: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正常的子宫内膜只在子宫腔的表面生长,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向下生长,侵入了肌层,就成为一种病态,叫做子宫腺肌症,如果病灶局限在一个部位,就成为腺肌瘤,属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是: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继发进行性痛经,不孕,性交困难,性交疼痛等.因此一旦确诊就应该积极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及药物,而手术治疗创伤大,易复发,术后还容易留有后遗症,因此尽量不要手术.你可以服用“桂苓消瘤丸”及“痛经丸”,这是独家纯中药制剂,其中“桂苓消瘤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是针对于子宫腺肌症病因的用药,起到治本的作用.而“痛经丸”具有行血祛瘀,理气止痛,补血调经的作用,是针对于症状的用药,起到治标的作用,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巧克力囊肿等妇科常见疾病,尤其在缓解子宫腺肌症所导致的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方面效果尤佳,它可以促进子宫内膜血液循环,使内膜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异位的子宫内膜消失,增生的组织逐渐变软,最后消散,使病人免除了手术之苦和手术带来的副作用.由于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痛经,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丸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使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直达病所,疗效更有针对性,从整体出发消除病因,两药合用,既治标又治本,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2024-10-14 12: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单纯性增生及复合性增生可采用药物治疗.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年轻切盼生育者可先试用药物治疗,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趋势较高,应采用子宫切除术.药物治疗(1)孕激素:常用的孕激素:安宫黄体酮每日100mg,每月口服22天,3个月为一疗程.甲地孕酮每日160mg,每月口服22天.或18甲基炔诺酮每日5mg,每月口服22天,共3个月.或己酸孕酮500mg肌肉注射,每周注射2次,共3~6个月.(2)达那唑:是乙炔基睾丸酮的衍生物,对子宫内膜有强抗增殖作用,每日口服400mg,共3个月.(3)三苯氧胺:是非甾体类药物,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起抗雌激素作用,每日口服20mg,治疗内膜单纯性与复合性增生,有效率达70%.
2024-10-14 12: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医生建议:你好,建议你到医院检查一下情况,判断一下病情,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没有确诊前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加重病情。多喝水。建议多点休息。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14 12:1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带,有暗红色出血点或小区出现其中,很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可向浆膜层突出,组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大类.1.保守治疗对于年轻还有生育需要的病人以及接近停经期的妇女,采用保守治疗尽量保住子宫免于全切除是首要考量.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例如:非类固醇的抗炎症药物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口服避孕药也有效,但是对更年期妇女长期使用并不适当.黄体素也有一定疗效.Danazol(疗得高)可以阻断子宫腺肌症组织的芳香酵素活性,服药期间月经会暂停,因此不再痛经,持续吃药3--6月就可以使子宫肌层变薄,子宫也变小,但是此要为男性荷尔蒙衍生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声音低沉,青春痘,长胡子等副作用.另外有一种新药Gestrinone(黛美痊),副作用较少,每周只需服用2颗,但是每颗药价约400元,目前仍未普遍使用.此外还有一种针剂GnRHagonist是脑垂体荷尔蒙拮抗剂,每个月打1针同样可抑制此症,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助疗法或缓解症状之用,可惜1针约8000元,且“医保”不予给付.上述这些药物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一但停药一段时间,病灶会逐渐回复原状,因此只适用于年轻还有生育需要的病人.2.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的肌腺瘤,只要手术将肌腺瘤切除即可,子宫可以保留.如果是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症,可以手术将子宫璧切薄,再给予术后药物治疗,是有机会受孕的,不过一段时间仍有复发的可能.最近也有医师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将类似叉子的电烧棒插入子宫,然后“烧煮”子宫璧,术后追踪发现子宫体积可以缩小,但长期效果如何仍未有定论.以上这些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至于40岁以上,已完成生育任务,苦于严重经痛或经血过多影响生活品质的病人,治本之道还是子宫切除.5)中医治疗子宫肌腺病是西医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症,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癌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可以这样理解: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就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癌;就容易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癌.因此,从子宫肌腺病的实质来看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
2024-10-14 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