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4 岁小孩口吃严重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语言环境、心理因素、模仿行为、神经系统发育、遗传因素等。 1.语言环境:孩子生活的语言环境复杂,多方言交流,可能影响其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应尽量提供单一、标准的语言环境。 2.心理因素:孩子紧张、焦虑或压力大时容易口吃。家长要给予充分关爱,营造轻松氛围,减少心理负担。 3.模仿行为:孩子模仿口吃者说话,可能形成口吃习惯。及时纠正模仿行为,引导正确发音。 4.神经系统发育:部分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影响语言协调。随着成长可能逐渐改善,也可进行适当训练。 5.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口吃者,孩子口吃可能与遗传有关。需综合评估,针对性干预。 总之,对于 4 岁口吃严重的孩子,家长要保持耐心,多鼓励,必要时寻求专业语言治疗师的帮助。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进展,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善口吃情况。
2024-10-14 11: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友波 主治医师
洞头县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儿科
-
你好,孩子有了口吃怎么办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以平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语气,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 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的口吃,不要模仿他的口吃,否则会更坏. 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 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孩子在结结巴巴的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话来.6,当孩子有一点改进时,就大大表扬,这可增加他说正常话的信心.
2024-10-14 11: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而是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的言语障碍.常见于衰弱或特别易兴奋的儿童口吃的矫治:无论是模仿,精神受刺激,还是初学口头语言时的不流畅现象,最初并非真正的口吃.真正口吃,必须有心理因素掺杂进去,即对自己口吃的高度注意和嫌恶,对说话的恐惧心理.若没有以上心理因素,口吃只是一时性的.1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现象.幼儿说话时发生"口吃",周围的人应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加批评,不必提醒:"你结巴了".不使幼儿因说话不流畅而感到紧张和不安.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家庭和睦,教育方法合理,生活有规律,都可使幼儿的"口吃"成为一时性的现象.3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幼儿说话,使他也仿效这种从容的语调,放慢速度,使说话时呼吸正常.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教他慢慢地,有节奏地说话,朗读.
2024-10-14 11: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生建议:你好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2024-10-14 11:3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一,言语反馈治疗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所以,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auditoryfeedbackDAF)仪器,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研究认为口吃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暂时流畅说话:一种是内生的(自我产生的)言语发生机制的改变,另一种是在言语发生时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语反馈.内生的减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异的腔调说话,拖长语音,柔和发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语动力的矫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通常与言语发生机制相关,一些矫正后的口吃者,其流畅的说话方式被认为听起来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来维持这种说话,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的说话情境中持续运用.最有效的提高流畅性的改变言语反馈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语信号”,即在说话者产生的第一言语信号同时呈现离散的言语信号,并且包含了与说话者的第一言语信号相近的言语动作.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变言语反馈(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产生稳定的,自然的流畅言语,基本不需要认知上的努力,尽管有时效果不能持续.
2024-10-14 20:0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