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晚上睡觉出冷汗、心跳加快、睡不着觉且打呼噜,可能是由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引起。 1.生理因素:过度劳累、睡眠姿势不当等可能导致。过度劳累使身体机能暂时失衡,睡眠姿势不对可能压迫呼吸道和心脏。 2.环境因素:睡眠环境过热、过冷或噪音大,会影响睡眠质量,引发上述症状。 3.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心律失常、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快代谢;低血糖使能量供应不足;心律失常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呼吸不畅。 4.药物因素: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可能产生副作用,影响睡眠和身体反应。 5.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心理状态易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这些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测、血糖监测、心电图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放松心情。
2024-10-14 12: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专家提醒,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2024-10-14 12: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气炎热和大运动量时的出汗多属生理现象。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盗汗,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另一种是自汗,发生在白天,不因劳动、穿衣厚或炎热而汗自出,或稍微运动则大汗淋漓。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体虚弱或患大病之后。中医认为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治疗应以“补肺益气、固表养阴”为原则。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也可选生脉散和玉屏风丸加减运用
2024-10-14 12: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医生建议:考虑宝宝的情况是盗汗,可以用虚汗停颗粒,有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的功效。用于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及小儿盗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的话最好是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具体情况,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4-10-14 12:3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可能与存在缺钙有关,如果孩子还有夜里头颈出汗多而凉,睡不安稳,甚至枕部头发少了一圈,那就比较肯定了,这种情况可以补充些钙质及鱼肝油以帮助一下.也可能与存在缺锌有关,最好能抽血查一查微量元素以明确.也可能与内热有关,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故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须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口气重,虽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须清热通便,使热从下出.笔者常建议家长煮豆腐汤喂服,或用竹叶,黄芩,莱菔子等药治疗,常能使大便通畅而盗汗即止,其饮食特别旺盛者可转正常,进食少者可进食增多. 最多见的还是阴虚内热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就出现一种阴虚现象,常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饮水多但不解渴,大便数天一行或每天一行,粪便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内热消解.笔者常用麦冬,沙参,元参,地骨皮,桑叶等药治疗,汗出量多的加龙骨,牡蛎,生黄芪,其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此外还要注意气阴两虚的情况,长期盗汗而令气随津脱,从而出现气阴两虚.患儿常表现为面白,口干,手足心热等症状.笔者常建议孩子服用人参五味子糖浆,效果亦是不错.但在网络上无法取得望,切诊资料,就无法判断究竟是何种证型,所以还是建议到当地中医院请中医生进行辨证施治为好.
2024-10-14 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