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痛经、月经过多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缓解疼痛;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调节月经周期;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但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若患者有生育需求,可行病灶切除术。 3. 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减少子宫血供,缓解症状。 4. 中医治疗: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5. 生活方式调整: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均衡。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4-10-14 12: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 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再有生育要求者,以全子宫切除为好,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药扣希望能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应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缓慢,妊娠期常发生退变,绝经后停止发展,故一般预后较好.如病变范围过于广泛,或肠道受侵,则可能发生肠梗阻这一严重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并发妊娠,妊娠后亦易发生流产,早产或输卵管妊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年轻患者且可再次恢复生育功能.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机率很小.
2024-10-14 12: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医生建议:您好,你可以看下结合雌激素片治疗中-重度与绝经相关的血管舒缩症状。目前无资料表明,雌激素对绝经期出现的神经症状或抑郁症有效,故雌激素不用于治疗此类症状。治疗外阴和阴道萎缩。治疗因性腺功能减退、去势或原发性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低下症。治疗某些女性和男性的转移性乳房癌(只能减轻症状)。治疗晚期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只能减轻症状)。预防骨质疏松。治疗中重度血管舒缩症,和/或与绝经相关的外阴及阴道萎缩,必须选择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用药尽量不要持续.血管舒缩症-每天0.625mg外阴和阴道萎缩-每天0.3mg-1.25mg,或更多,根据病人个体反应而定。倍美力治疗可不中断地进行,或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采用周期方案(例如25天用药,5天停药)进行适当治疗。如需停药或逐渐停药应隔3-6个月。治疗因性腺功能减退、去势或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女性雌激素过少女性性腺功能减退-每天0.3mg-0.625mg,周期性服。具体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024-10-14 12:2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带,有暗红色出血点或小区出现其中,很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可向浆膜层突出,组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若患者年轻,症状不重,可观察和对症治疗,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减轻症状.症状严重或无须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宫切除,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药扣希望能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应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2024-10-14 12:2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子宫腺肌病-------------------------------------------------------------------------------- 来源:三九健康网 时间:2003.08.05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带,有暗红色出血点或小区出现其中,很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可向浆膜层突出,组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 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继发性逐渐加重性痛经,发生在中年生育期妇女,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再有生育要求者,以全子宫切除为好,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药扣希望能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应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缓慢,妊娠期常发生退变,绝经后停止发展,故一般预后较好。如病变范围过于广泛,或肠道受侵,则可能发生肠梗阻这一严重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并发妊娠,妊娠后亦易发生流产、早产或输卵管妊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年轻患者且可再次恢复生育功能。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机率很小。
2024-10-14 1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