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体位变化、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影响等。应对低血压需要综合考虑,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 1.体位变化:避免突然站起或蹲下,动作应缓慢。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头部。 2.营养不良: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 3.心血管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遵医嘱补充甲状腺素。 5.药物影响: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低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6.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低血压患者应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定期监测血压。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2024-10-14 12: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的血压长期低于12/8千帕(90/60毫米汞柱)。常见的一种类型为慢性低血压,其中又以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占多数。体质性低血压,见于体质较瘦弱的人,女性较多。不少人血压虽偏低,但无不适感,其低血压只是在体格检查时偶然被发现,这种情况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血压低并伴有精神疲倦、健忘、头晕,甚至发生晕厥,或心前区出现憋闷感、疼痛、心慌等不适,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患者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或黑。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部分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可以采用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如谷维素、健脑合剂以及中草药等。此类患者关键是要预防突然晕厥导致的外伤,从卧位或蹲位直立时动作要缓慢。另外,体位性低血压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诸如患有脊髓病变、急性传染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等疾病,或者服用某些降压药物等。
2024-10-14 12: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我们经常建议低血压患者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其目的之一也是增加其饮水量。体内钠摄入量增加,可使较多钠离子在体内潴留,锁住血管外的水分,从而使外周压力加大,血压升高。需要指出的是,喝水虽有助于使血压升高,但并非适宜所有低血压患者。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血压偏低,但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或者只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并且伴有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心悸气短、一过性脑缺血晕厥,则应该针对病因治疗。另外,贫血、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也容易并发低血压。因此,低血压患者应该找医生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低血压以便做相应治疗。
2024-10-14 12: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或低血压都有好处。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2024-10-14 12:0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低血压血压低于正常即称低血压,一般以常规检测之血压低于100/60mmHg为准。亦有认为,老年人的标准有时须分别增加10mmHg。老年人由仰卧位转为站立位,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5mmHg,或长时间站立而发生低血压者,称作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女多于男,有家族倾向,多见于体弱与长期卧床的老人。继发性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如凡可导致心排血量或循环血量减少的心血管病、甲状腺或肾上腺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病和恶性肿瘤后期、重症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继发;而体位性低血压可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压力感受器功能失调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精不足,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以及痰阻气机有关。常用治疗本病的秘方、偏方如下。[方一]人参、麦冬、五味子各5克,糯米10克。先将上述3药水煎服,取煎液;再把鱼刮鳞去肚杂,与糯米用上述煎液煮粥。食粥,每周2次,连服9周。本方对于低血压症属气阴两虚者效果较好。[方二]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适量,粳米100克。将人参、冰糖、粳米同人砂锅,加水煮粥,食粥,早晚分食。[方三]当归、生姜各75克,羊瘦肉1咖克,大料与桂皮少许。将上述各物加水适量,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喝汤,每次适量,每日2次。[方四]天麻10克,猪脑1个。放瓦盆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方五]附片15克,干姜20克,大葱3棵。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低血压病。[方六]制附片10克,肉桂、仙灵脾各9克,补骨脂12克,熟地、山萸肉各10克,枸杞子9克,黄精12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肢冷加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车;舌红、口干,加生地、麦冬;气短神疲,头晕欲倒,加人参;脉律缓慢、怕冷,加干姜、细辛,酌用麻黄;舌质偏黯或紫气,加川芎、当归、红花。本方温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所致低血压。临床出现的主要症状如:头晕耳鸣,健第一章内科病忘,腰酸腿软,神疲嗜睡,怯寒,手足不温,夜多小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方七]黄芪10克,党参9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当归12克,熟地9克,陈皮10克,葛根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若失眠加枣仁、龙眼肉;心悸,自汗,舌尖红,加麦冬、五味子;气短不能接续,加升麻、柴胡;胸闷、脘痞、呕恶,加法半夏、茯苓、明天麻。本方补益心脾,适用于心睥两虚所致的低血压,其临床症状主要如:神疲气短,肢体倦怠,动则头晕目眩,心悸,自汗,食少,面黄少华,苔薄、舌质淡,脉细弱。[方八]西洋参切片6克,茯苓片12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精瘦肉100--150克。先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冷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入瘦肉,文火炖煮25--30分钟即可,加精盐和味精适量。日1剂,分2次喝汤食肉进5--7剂。
2024-10-15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