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肛部红肿小块变两粒且痛,是外痔吗?如何治?
生孩子之前肛部上有时就会有一粒红肿的小块,那时不痛不痒的,所以没在意,现在生完孩子了,发现变成两粒了,而且很痛,现在还在给宝宝喂奶,这个是不是外痔啊?要怎么办啊?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下外用的外痔药啊?谢谢.请问外痔的最佳治疗方法?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剑 主治医师
成都九龙医院
男科
-
产后肛部出现红肿小块且疼痛,可能是外痔,也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如内痔脱出、肛周脓肿、肛裂等。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外用药物、坐浴、手术等。 1. 疾病介绍:外痔是发生于肛管齿状线以下的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出现的肿块。 2. 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久蹲久坐。 3. 外用药物:可以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太宁乳膏等,这些药物能起到消肿止痛、清热燥湿的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 4. 坐浴: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5. 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产后出现肛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恢复。
2016-08-18 17: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助理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尿床引起的严重危害已逐渐为社会和家长所认识,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总是抱着“尿床不是病,大了自然好”的观念而一拖再拖,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孩子终身都造成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除了注意饮食和按时睡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想办法为孩子治疗。孩子放假家长时间休息,因不必担心尿床的事被老师同学知道而放下精神包袱,精神上较为放松,服用药物也较准时和有规律,便于集中治疗,效果会比平时好。家长和孩子出门在外也要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服药时要照顾到孩子的“面子”,最好不要当着其他小朋友面吃药,避免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3周岁以上儿童仍尿床是病,医学上称“遗尿症”。长期尿床会对患儿的身高、智力、心理及第二性征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包括:1、智商比正常儿童偏低17-23%;2、身高比正常儿童偏矮2-5cm;3、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性格内向、胆小;4、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成年后易不孕不育。尿床儿童注意事项一、按时睡眠: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活动,尤其白天不能玩得太累,避免夜间睡眠太深喊叫不醒;睡前让孩子将尿排净,睡觉时让孩子取侧卧位;內褲要宽松、被褥不宜太厚,被子不要裹得太紧;家长要在睡前喊孩子一次,天快亮时喊孩子起夜一次。二、配合治疗:孩子尿床引起的严重危害已逐渐为社会和家长所认识,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总是抱着“尿床不是病,大了自然好”的观念而一拖再拖,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孩子终身都造成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除了注意饮食和按时睡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想办法为孩子治疗。孩子放假家长时间休息,因不必担心尿床的事被老师同学知道而放下精神包袱,精神上较为放松,服用药物也较准时和有规律,便于集中治疗,效果会比平时好。家长和孩子出门在外也要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服药时要照顾到孩子的“面子”,最好不要当着其他小朋友面吃药,避免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遗尿症的小儿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这些建议供您参考:1。肾气不足宜食温补固涩食物,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2。肝胆火旺者宜食清补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3。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小水分摄入。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2016-08-18 17: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实习医生
九江泌尿科医院
全科
-
目前,3岁以上小儿夜间不能控制排尿者占相当比例,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小。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十分之一的孩子5岁时还尿床。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的原因。导致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儿精神受激发或精神过分紧张,如害怕、惊吓、疲劳会使大脑控制力减弱而产生遗尿;有些家长没有培養孩子按时排尿的习惯,所以正常的排尿反射难以建立;男孩的包皮过长,女孩子外生殖器周围发炎以及蛲虫骚扰女性生殖道口等,都可因增强局部激发而引起遗尿。少数孩子患有大脑或脊髓的器质性疾病,从而丧失神经控制能力,这种孩子白天、夜间都不能控制排尿。儿童遗尿症应该如何预防,儿童遗尿症应该如何护理,儿童遗尿症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办法有哪些。1。合理的生活制度。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注重孩子的大小便训练是预防遗尿症的基本措施。训练时间最好是在孩子满1岁半以后。开始训练的时间过早,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十分成熟,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反射性排尿的控制机制还不十分完善,往往会造成失败,这就难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大小便训练主要是采取阳性强化法,每次成功都应立即奖励孩子。2。对饮食的要求。晚餐后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饮料,不要过咸,以免引起口渴,晚饭后尽量少喝水和饮料、牛奶等,可吃少量水果。晚饭同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以鼓励,并提醒孩子夜间起床排尿。切勿因遗尿而惩罚或责备孩子。3。睡眠环境。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小尿床。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湿润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2024-10-15 0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