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玻璃体混浊轻微的病人可能是玻璃体附近组织发炎时,由白细胞游出及蛋白质凝集而成。也有可能是流血,还有高度近视也会引起。所以要多休息,避免用眼,特别是长时间的或近距离的。玻璃体混浊就是变性,下一步会玻璃体脱离,视网膜脱离,所以要加以重视。要多休息,避免过度用眼,特别是长时间的或近距离的。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迟润华 主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
眼科
-
玻璃体混浊的成因多样,包括玻璃体附近组织发炎、流血、高度近视、白细胞游出及蛋白质凝集、玻璃体变性等。其可能导致玻璃体脱离、视网膜脱离等危害。应对需多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1.成因: 玻璃体附近组织发炎时,炎症反应可使白细胞游出及蛋白质凝集,引发玻璃体混浊。 眼部流血会改变玻璃体成分,导致混浊。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改变,易出现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变性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部分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也可能影响玻璃体,造成混浊。 2.危害: 玻璃体混浊可能逐渐加重,影响视力。 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玻璃体脱离,牵拉视网膜,引发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功能。 3.应对措施: 注意眼部休息,避免长时间或近距离用眼。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碘肽滴眼液、卵磷脂络合碘片等药物。 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 总之,对于玻璃体混浊,要重视其成因和可能的危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以保护眼部健康。
2024-10-09 18: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助理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生理性飞蚊症无需治疗。病理性混浊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新鲜的玻璃体积血应卧床休息,应用止血药物。陈旧性流血者,应用促进混浊吸收的药物,如狄奥宁眼药水滴眼,口服维生素C、他巴唑等;肌注安妥碘或透明质酸酶。本病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眼病的一种症状表现。故对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视原发病的处理。一般原发病及时治愈后,玻璃体混浊多能逐渐慢慢吸收。
2024-10-09 18: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实习医生
九江泌尿科医院
全科
-
正常玻璃体是一种特殊的黏液性胶样组织,呈透明的凝胶状态,本身无血管及神经组织,其新陈代谢极其慢慢,它的营养和代谢是通过邻近组织的扩散来完成的。玻璃体混浊是指玻璃体内出现不透明体。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眼科临床常见体征之一。生理性者无需治疗,病理性者应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治疗。一般首先针对病因抗炎或止血治疗,其次应用碘制剂、透明质酸酶、尿激酶或钙剂等促进吸收:使用超短波、或超声波和碘化钠电离子透人等物理疗法。
2024-10-10 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