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肝脏疾病,症状多样,包括皮肤瘙痒、黄疸、消化不良、脂肪泻、乏力等。饮食调节对于病情控制很重要,要注意饮食均衡、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等。 1. 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导致胆盐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严重时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2. 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皮肤和巩膜发黄。 3. 消化不良: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4. 脂肪泻:脂肪不能被充分消化,随粪便排出,导致大便油腻、不成形。 5. 乏力:身体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感到疲倦无力。 总之,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较多,对身体影响较大。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治疗,并通过合理饮食调节辅助控制病情。同时,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024-10-17 13: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这个你要问一下医生呐,毕竟医生比较专业才可以给你建议,
2024-10-17 13:0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这个不是很清楚,楼主这时候是可以在网上找一下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还可以多咨询一下医生,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2024-10-17 22:4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指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胆汁流障碍(如胆管通道梗阻)致使胆汁到达十二指肠的量减少而言。胆汁成分反流入血中,使血液中仅胆汁酸增高而胆红素正常,称为胆汁淤积或淤胆,若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增高则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淤胆是指胆汁的生成或排泌障碍,使胆汁成分在血中潴留,包括胆汁酸、胆红素、胆固醇、ALP同工酶、5’-NT、γ-GT等,脂蛋白也常增高。根据胆汁淤积发生部位不同,通常以肝门为界限分为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两大类。病理上肝内胆汁淤积以小叶中央周围肝内胆汁淤积症为著,肝外胆汁淤积时胆汁淤积可在叶间胆管见到,肝实质有胆汁漏出。电镜下有毛细胆管扩张,内有胆红素管型。临床上以黄疸与瘙痒、黄瘤、消化道症状为其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