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艾灸作为中医疗法,对盗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盗汗的原因多样,包括阴虚火旺、心血不足、邪热郁蒸、肺卫不固、久病体虚等。 1.阴虚火旺:体内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导致夜间盗汗。可伴有心烦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 2.心血不足:心血耗伤,心神失养,也可能出现盗汗。常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表现。 3.邪热郁蒸:外感湿热之邪,郁于体内,蒸津外泄,形成盗汗。往往伴有口苦、舌苔黄腻等。 4.肺卫不固: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汗液容易外泄,出现盗汗。常伴有容易感冒、神疲乏力。 5.久病体虚:长期患病,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也可能引发盗汗。 总之,艾灸对于盗汗可能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明确病因,综合调理。同时,若盗汗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4-10-17 19:0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