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长期便秘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其原因主要有肠道毒素堆积、肠道菌群失衡、肠道黏膜损伤、粪便刺激以及炎症反应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7-03-23 07:57
1.肠道毒素堆积: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毒素被吸收,损害肠道细胞。
2.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增加癌变几率。
3.肠道黏膜损伤:干结的粪便可能刮伤肠道黏膜,长期反复损伤易引发恶变。
4.粪便刺激:长期积留的粪便持续刺激肠壁,诱发肠道细胞异常增生。
5.炎症反应:便秘可引发肠道慢性炎症,炎症因子长期作用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总之,长期便秘不容忽视,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增加运动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方式来改善。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开塞露等,但需遵医嘱。若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