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烈 副主任医师
东莞康华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导致运动、感觉等多方面障碍,需及时治疗和长期管理。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7-04-08 22:34
1.疾病原理:主要是脊髓、小脑、脑干等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影响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2.症状表现:常见行动障碍,还可能伴有视觉、味觉、听觉等异常。
3.治疗药物:可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以及胞磷胆碱钠等神经元活化药,但需遵医嘱。
4.康复训练:进行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有助于改善症状。
5.中医辅助:中医针灸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6.生活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是长期过程,患者和家属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是一组主要在临床上以共济失调和病理上以脊髓小脑变性为特征的遗传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依损害部位分脊髓型、脊髓小脑型和小脑型3类,或分脊髓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共济失调性脑病3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