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全科
-
蛇毒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蛋白,新鲜毒液粘稠,透明或淡黄色,含水65%,比重1.030~1.080,加热65℃以上容易破坏,新鲜蛇毒呈弱酸性,腥苦味,与空气接触易生泡沫,在常温下24小时变性,冰箱内保存15~30天毒性不变,干燥蛇毒保持原毒力25年以上。而眼镜蛇毒虽经1000C加热15分钟,仍能保持部分毒力,非经久煮,不能破坏。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消化酶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我国有毒蛇48余种,根据蛇毒性质可分为三大类:神经毒为主的有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以血液毒为主的有竹叶青、五步蛇、蝰蛇、龟壳蛇等;混合毒素有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
2017-06-16 12:4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由于各种有毒蛇类咬伤人体后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能致人于死命的毒蛇约200种,威胁着十亿人口的广大地区。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10种,如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毒蛇咬伤部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蛇咬伤多发生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5~8月份为高峰期。无法判定是否毒蛇蛟伤时,按毒蛇咬伤急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