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熊小强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危急。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7-06-02 09:47
1.症状表现:呕吐频繁,多为胃内容物;腹痛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腹胀明显,可见腹部膨隆;停止排气排便。
2.发病原因:肠道异物堵塞、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肠麻痹等。
3.检查方法:腹部X线、CT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手段: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总之,急性肠梗阻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以促进康复。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管内容物通过障碍,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临床特征的急性梗阻性疾病。 急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或胆道疾病,居外科急腹症的第二位或第三位。由于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复杂,梗阻类型繁多,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能引起一系列全身病理变化。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其死亡率高达10%左右,是死亡率比较高的急腹症之一。病属中医“关格”、“结胸”、“肠结”等病的范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