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洪长江 主任医师
广东祈福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血管堵塞是其重要原因,需综合评估病情以确定治疗方案。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7-07-03 11:25
1.病情评估: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梗塞范围和心肌受损程度。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调脂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
3.介入治疗:若血管堵塞严重,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
4.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适量运动。
5.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心肌梗塞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改善预后。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