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才 副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新生儿科NICU
-
小儿脑瘫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期(出生28天以内)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有与人互动的能力,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触觉很灵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而脑瘫新生儿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到了婴儿期(从出生28天到1周岁),随着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脑瘫的许多症状会陆续表现出来。最容易发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姿势或动作,有的孩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而脑瘫婴儿运动发育落后,不能达到相应月龄孩子具备的能力。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等等。一旦发现小儿有异常,父母千万不要拖延,一定抓紧治疗和训练。脑瘫患儿经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家庭康复训练也是脑瘫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07-21 11:2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