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赖逸贵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部
-
拔罐后起水泡可能与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皮肤敏感、体内湿气重及局部皮肤炎症等有关。弄破水泡若处理不当,易引发感染。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7-08-19 20:45
1.拔罐时间过长:若拔罐时间超出正常范围,皮肤持续受压,可能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泡。
2.吸力过大:罐内负压过高,对皮肤的作用力过强,也会引起水泡。
3.皮肤敏感:有些人皮肤较为娇嫩敏感,轻微刺激就易出现水泡。
4.体内湿气重:湿气较重者,拔罐时可能促使湿气外排,形成水泡。
5.局部皮肤炎症:本身存在皮肤炎症,拔罐刺激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水泡产生。
总之,拔罐起水泡后应谨慎处理,避免自行弄破,若不慎弄破,要做好消毒,防止感染。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