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主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髌骨在活动时频繁脱出其正常位置,如骨骼结构异常、软组织失衡、创伤、发育不良、神经肌肉问题等。 1.骨骼结构异常:髌骨或股骨滑车的形态、大小异常,影响髌骨的稳定性。 2.软组织失衡:内侧支持带松弛,外侧支持带紧张,使髌骨受力不均。 3.创伤:既往的膝关节损伤,未得到正确治疗和恢复。 4.发育不良:先天性髌骨发育不良,髌骨位置偏高或偏低。 5.神经肌肉问题:肌肉力量不均衡,尤其是股四头肌内侧头力量薄弱。 总之,习惯性髌骨脱位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活动,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和功能。
2024-10-24 21:0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髌骨骨折? 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髌骨通过杠杆作用能使股四头肌力量提高约30%,尤其在伸直膝关节的最后10°-15°时,髌骨的作用更显重要。髌骨骨折后如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甚至造成终生残疾。由于髌骨切除后可导致永久性的膝关节功能受限。伸膝力量减弱,并可引起股四头肌萎缩。因此髌骨骨折后应尽量保存髌骨的完整,不主张进行髌骨切除。髌骨与股骨内外髁的前方形成髌股关节,髌骨骨折后应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减少创伤性髌股关节炎的发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