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咯血在中医理论中,其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痰热壅肺、脾肺气虚等。 1.燥热伤肺:多因外感燥热之邪,损伤肺络所致。表现为咳嗽少痰,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治疗宜清热润肺,凉血止血,常用桑杏汤加减。 2.肝火犯肺:多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上逆犯肺。症状有咳嗽阵作,痰中带血,胸胁胀痛。治疗以清肝泻肺,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3.阴虚肺热:多因久病伤阴,虚火内生,灼伤肺络。常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治疗需滋阴润肺,宁络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4.痰热壅肺:多由痰热蕴肺,热伤肺络引起。症见咳嗽,痰黄稠,咯血。治疗以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为法,可用清金化痰汤加减。 5.脾肺气虚:多因久病咳喘,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表现为咳嗽无力,痰白稀,反复咯血。治宜益气健脾,摄血止血,常用归脾汤加减。 中医治疗咯血,需根据具体病因、症状、体质等综合判断,辨证论治。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2024-10-24 16:2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过口腔咳出。这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由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所引起,外伤、免疫性疾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但较少见。大量咯血时可使呼吸道阻塞导致室息或使患者出现失衄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多以咯血量的多少和咯血时的出血速度作为判定咯血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一般以在24 h内咯血<100ml>100 ml)则认为是大咯血。大咯血多见于支气管肺结核和肺肿瘤,大咯血时如血块阻塞呼吸道可引起窒息、危及患者生命。而少量咯血尤其是痰中带血时要引起重视,因虽不危及生命但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老年人小量咯血或血痰应高度警惕肺部肿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