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蜀祥 主任医师
成都男科医院
妇科与不孕症
-
精液不液化是指精液排出体外后,在规定时间内仍呈胶冻状,不发生液化。其危害包括影响精子活力与受精能力,导致不育。引起精液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精囊炎、前列腺炎、微量元素缺乏、精索静脉曲张、生活习惯不良等。 1.精囊炎:精囊发生炎症,分泌的凝固因子增多,导致精液液化异常。 2.前列腺炎:前列腺分泌的液化因子减少,影响精液液化。 3.微量元素缺乏:如锌、镁等微量元素不足,影响精液的正常液化过程。 4.精索静脉曲张: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和精液液化。 5.生活习惯不良:长期吸烟、酗酒、久坐、熬夜等,可导致精液不液化。 6.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引发精液不液化。 总之,精液不液化会对生育造成不利影响。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精液质量。
2024-10-24 11: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精液不液化,一种病理现象,指精液排出体外后超过30分钟仍呈胶冻状。精液不液化常见的原因是精囊炎和前列腺炎所致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不足;微量元素(镁,锌等)缺乏;先天性前列腺缺如等。另外,焦虑、抑郁、恐惧:专家发现,50%的精液不液化病人有焦虑、抑郁、等过度紧张的症状,不利于男性身心健康,长期下去也会导致身体疾病。液不液化危害有生育影响和疾病危害,会存在前列腺功能障碍,其中最多见的原因是前列腺炎,造成溶解酶分泌减少,出现不液化。另外,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可引起睾丸内分泌功能失调,睾酮分泌减少,导致附属性腺分泌功能的减低,也会形成精液不液化现象,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力。
2024-10-24 1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