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成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具体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绝经延迟、遗传因素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7-08-18 10:12
1.肥胖:体内脂肪过多会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患病风险。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状态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促使子宫内膜癌发生。
3.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可能影响激素代谢,增加发病几率。
4.绝经延迟:绝经晚,雌激素作用时间长,易引发子宫内膜病变。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患者,亲属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6.激素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常用药物有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
7.化疗:常用药物有紫杉醇、顺铂、卡铂等,多联合用药。
8.靶向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等。
总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选择。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