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君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推拿科
-
宫寒是指子宫寒冷,多因外来寒邪侵袭或自身阳气不足等所致。可能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生育。治疗宫寒可采用艾灸等方法,必要时应就医。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7-09-19 09:52
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2.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可温阳益气。
3.神阙穴:即肚脐,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4.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能补肾壮阳。
5.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艾灸上述穴位对宫寒有一定帮助,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同时,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如宫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