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糖尿病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可从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补充营养、定期检查等方面着手。 1.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关键。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高血糖对骨骼的损害。 2.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摄入,如乳制品、豆制品、蛋类、鱼类等。 3.适当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骨骼力量。 4.补充营养: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制剂。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骨质疏松。 总之,糖尿病患者防治骨质疏松需要综合管理,持之以恒,才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13 14: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益业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1)积极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2)戒烟,戒酒,少饮咖啡和浓茶 大量吸烟、饮酒,过量饮咖啡或茶水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 (3)增加钙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每日钙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克。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利于钙的吸收。 (4)增加光照 要接受足量的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维生素D3,由淋巴循环等转运吸收入血,再经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促进骨的形成,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5)适量运动 进行慢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及其他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防止骨折。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跌倒。 (6)配合药物治疗 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每日应补充钙500~1000毫克。维生素D有促进钙和磷吸收的作用,因而有防治骨质疏松的疗效。雌激素多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70岁以上患者不推荐使用。降钙素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它通过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活动,加强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对骨具有保护作用。 目前钙剂内多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维生素D3,如仍不足,可另外加用活性维生素D3。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雌激素时应监测血糖、血压,注意其对糖代谢、血压的不良影响。
2024-10-14 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