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青春期血压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因素、肥胖、疾病影响等。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青春期孩子患高血压的风险可能增加。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3.精神心理因素: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引起血压暂时升高。 4.肥胖:体重超标会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 5.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引发青春期血压升高。 总之,青春期血压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原因。如果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应积极调整;若是疾病引起,需及时治疗。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关注自身健康。
2024-10-23 11: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程康林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
临床资料表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有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尤其是收缩压,常可高于正常值。这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垂体、性腺和甲状腺等内分泌活动比较旺盛,各组织器官迅速发育,心脏的容量和收缩力也相应增加,但心脏血管系统的成长要比其他组织缓慢些,这就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同时由于身体的迅速变化,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出现不协调、不稳定的现象,故有些青少年血压出现一时性的增高。另外,青春期情绪常不稳定,也是使血压增高的原因之一。因此,青春期一过性的血压偏高不要紧。 一般过了青春期,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当然,如果持续性的血压过高,如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则应去医院检查,因为青春期高血压中相当部分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必须积极寻找病因,做相应治疗。
2024-10-23 1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