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自杀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精神疾病,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心理压力、重大挫折、精神障碍、社会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 1.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等,可能导致情绪崩溃,产生自杀念头。 2.重大挫折:如失去亲人、失业、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可能使人感到绝望,从而出现自杀倾向。 3.精神障碍: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因病情影响出现自杀行为。 4.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环境,如长期遭受欺凌、歧视等,可能增加自杀的风险。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自杀史或精神疾病遗传史,个体可能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 总之,自杀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精神疾病。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应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2024-10-23 12: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全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精神心理科
-
自杀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自杀倾向是抑郁症中一个比较典型和严重的病征,这是抑郁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患者最大的伤害。如果经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定要高度怀疑是否患了抑郁症。
2024-10-23 14:4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广义的自杀行为是指包括故意自伤行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为。人们通常说的自杀行为常常指狭义的自杀行为。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