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尚高 主治医师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五官科
-
黄斑裂孔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部 B 超、视力和验光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 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这是诊断黄斑裂孔的重要方法,能够清晰显示黄斑区的结构和裂孔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有助于评估黄斑区的血液循环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新生血管等异常。 3. 眼部 B 超:可用于排除眼内的其他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 4. 视力和验光检查:了解患者的视力受损程度,并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等问题。 5.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眼前段疾病。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对黄斑裂孔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患者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
2024-10-22 17: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吕林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眼底外科
-
目前最主要的辅助检查是Amsler方格表检查和0TC检查,其中Amsler方格表检查是检查黄斑部早期病变的一个精准方法。0TC检查有助于黄斑裂孔的分期,了解病变程度,指导手术治疗。有时为了了解病人视功能损害程度,也会安排病人做中心视野(眼睛看东西的范围)检查、视网膜电图,尤其是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以及对比敏感度等检查。
2024-10-23 00:1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其发病率 为0.6-0.7%。常见于老年人、眼外伤、高度近视等。眼底表现为黄斑有一1/2~1/4PD大小的、边界清晰的暗红色孔,孔底可有黄色颗粒。手术使视网膜复位后,视力多有不同程度改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