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乃安
太原市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中医科
-
中医认为痢疾的产生主要与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有关。 1.外感时邪:夏秋季节,暑湿、疫毒之邪易侵人体,损伤脾胃,导致痢疾。 2.饮食不节:平素嗜食肥甘厚味、生冷不洁之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热或寒湿内生,进而引发痢疾。 3.情志失调:长期忧思恼怒,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下迫大肠,发为痢疾。 4.脾胃虚弱:脾胃素虚,或久病、劳倦损伤脾胃,中阳不振,运化无力,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为痢疾。 5.命门火衰:年老体衰或久病之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运化失职,寒湿内生,关门不固,发为痢疾。 总之,痢疾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预防痢疾的发生。一旦患病,应及时就医,辨证论治。
2024-10-09 17: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肿瘤科
-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此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或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使脾胃气机阻滞,不得宣通,而成痢疾。辨证宜分清寒热虚实,一般说来,暴痢多实、久痢多虚。
2024-10-09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