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心绞痛主要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微血管性心绞痛和梗死后心绞痛等。 1.稳定型心绞痛:通常由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疼痛相对规律。症状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 2.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休息时也可能发作。 3.变异型心绞痛: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作,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 4.微血管性心绞痛:常发生于女性,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但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5.梗死后心绞痛: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之后,病情较为严重。 心绞痛分类多样,不同类型的心绞痛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患者一旦出现胸痛等疑似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4-10-15 13: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益业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本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病机制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加重。虽然也可因劳力负荷诱发但劳力负荷中止后胸痛并不能缓解。其特点是不稳定性,有进展至心肌梗死的高度危险性。临床表现:①原来是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② 1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③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列。 此外,由于贫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等原因诱发的心绞痛称之为继发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2024-10-16 01:5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