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祝苏红
南京紫金医院
一级
脑复苏专科
-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创伤后出血不止等。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且需要长期管理。 1. 病因:血友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2.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关节出血、肌肉血肿、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3. 分类:分为血友病 A(缺乏凝血因子Ⅷ)和血友病 B(缺乏凝血因子Ⅸ)。 4. 诊断: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等确诊。 5.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补充凝血因子(如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等)、预防出血、按需治疗出血等。 6. 并发症:可能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贫血等并发症。 7. 日常管理: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外伤,定期复查。 总之,血友病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22 01: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斌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是人体内一组具有引起血液凝固、具有止血功能的生物活性蛋白,主要的凝血因子有十三种,如果血液中缺乏某一种凝血因子,血液就不容易凝固,从而引起出血性疾病。
2024-10-22 03:0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