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尚高 主治医师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五官科
-
黄斑裂孔手术后,休息体位较为重要,包括面朝下体位、侧卧位、半卧位等。需根据手术情况和恢复进程选择合适体位,以促进康复。 1.面朝下体位:术后早期常需保持,有助于裂孔愈合。可使用特殊的俯卧枕,减轻不适。 2.侧卧位:有时根据病情,医生会建议左右侧交替侧卧。 3.半卧位:在恢复的一定阶段可能适用,能减轻眼部压力。 4.避免仰卧位:仰卧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恢复。 5.体位变换: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应适当变换,防止身体疲劳。 总之,黄斑裂孔手术后的休息体位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进行调整,以保障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2024-09-17 18: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吕林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眼底外科
-
黄斑裂孔手术后常常需要患者配合特殊体位,促进裂孔融合和愈合,术后早期常要严格限制体位,尽量少下床活动。由于气体和硅油比水轻,具有上浮力和表面张力,可利用气体和硅油这种特性顶压和封闭黄斑裂孔,因此,术后要求的是面朝下体位。临床上常用面朝下体位有两种: (1)卧式面朝下:患者俯卧床上,面部与地面平行。 (2)坐式面朝下体位:患者坐在床边,头低位,额枕床上。 如果注入膨胀气体,一般要坚持面朝下2周,而注入硅油的眼一般要保持体位持续1个月,1个月后,伤口已经长好,黄斑裂孔已经封牢固,就可适当改换其他体位,但也应当避免仰卧位,以防硅油或气体进入前房。
2024-09-18 10:3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其发病率 为0.6-0.7%。常见于老年人、眼外伤、高度近视等。眼底表现为黄斑有一1/2~1/4PD大小的、边界清晰的暗红色孔,孔底可有黄色颗粒。手术使视网膜复位后,视力多有不同程度改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