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穿刺,将特制器械送入冠状动脉,以疏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器械选择、操作流程、术后护理、适用情况、可能风险等。 1.器械选择:常用的有导丝、球囊和支架。导丝用于引导器械通过血管,球囊可扩张狭窄部位,支架则能维持血管通畅。 2.操作流程:首先进行局部麻醉,穿刺血管,送入导管,通过造影确定阻塞位置,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 3.术后护理: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卧床休息,穿刺部位护理,遵医嘱用药。 4.适用情况: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的短时间内,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5.可能风险:存在出血、血管损伤、再狭窄等风险,但发生率相对较低。 总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也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注意术后管理。
2024-09-17 19: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益业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适应症随着医学尤其是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医生经验的积累、水平的提高,其适应症是不断扩展的,目前其主要适应症如下: 普通冠心病:有明确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心绞痛或有客观证据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其相关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大于50%,且介入治疗把握性大者。 急性心肌梗死: 1、急性心梗早期急诊PCI:在有较好条件的导管室和具有较强技术力量的单位,对大部分无禁忌症的急性心梗患者,均可对梗死相关动脉行急诊PCI。其主要适应症为:伴有ST段抬高或新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梗在发病12小时以内;或发病12小时以后仍有持续心绞痛者;急性心梗发病36小时内出现心源性休克,年龄小于75岁,在休克发生18小时内可行PCI;适合再灌注治疗但有溶栓禁忌者;溶栓治疗失败、特别是伴有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2、急性心梗后期的PCI:主要有急性心梗恢复期存在自发或诱发的心肌缺血;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有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者;所有ST段抬高型心梗者。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的时间、选择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的不同,所需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方式也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PCI:不进行溶栓治疗,直接对梗塞相关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或支架术。 (2)溶栓后PCI:根据溶栓与PCI的关系,一般将溶栓后PCI分为辅助性PCI、挽救性PCI和易化PCI三种。 (3)辅助性PCI:在溶栓成功后行PCI称为辅助性PCI,其中溶栓成功后数小时内行PCI又称为立即PCI,溶栓成功后数小时至数日行PCI称为延迟PCI。 (4)挽救性PCI:对溶栓失败后存在持续或再发心肌缺血的患者立即行PCI称为挽救性PCI。 (5)易化PCI:在PCI之前有计划地预先使用溶栓剂和/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再行PCI。
2024-09-17 19: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