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控制中风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等。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等,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高血脂:高血脂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易形成血栓。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以及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同时,注意低脂饮食。 3.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定期检测血糖。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中风风险。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量。 5.保持健康体重: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预防中风。 总之,控制中风危险因素需要综合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
2024-10-09 18: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安定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中风的预防首先要针对与中风发生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防止肥胖、戒烟、禁止酗酒、合理饮食习惯(清淡为主)、适量运动等。 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监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所谓监,就是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新出现的病情,和已经发现的病人的病情动态观察。而控,就是长期稳妥的将血压、血糖、血脂和心脏病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关于监、控要注意的几点: 监控任务是长期行为,甚至是终生行为。对所谓正常人也要保证一定时期内的健康检查。 首先,避免断断续续服药的坏习惯。这样易使血压、血糖波动太大,加重血管的损害,极易诱发脑血管破裂。同时血管壁的损害也会更易引起脑血管闭塞。 其次,避免将血压降得过猛过低,因为这样会使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脑损害。特别是有脑血管狭窄的病人。对有过中风历史的病人和有脑血管狭窄的病人,其血压的监控应该由脑血管专科医师指导。 再者,避免盲目随从药物广告或其他病人等非专科医师的介绍而换药,或自行调整剂量。 最后,病人应该了解所服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2024-10-09 2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