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诊断冠心病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测、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运动负荷试验等。 1.症状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 2.心电图检查:若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3.心肌酶检测: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等会升高。 4.冠状动脉造影:这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5.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辅助诊断。 总之,诊断冠心病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和症状来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
2024-10-17 13: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益业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临床上我们必须掌握严格的诊断标准,决不能轻易下冠心病的诊断,以免为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躯体上的损害,并且造成药品的极大浪费,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如诊断条件掌握过严,则可能漏掉真正的冠心病病人,耽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其诊断条件主要包括: (1)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而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肌病等证据。 (2)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缺血改变、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或心脏超声、核素检查、心脏CT或MRI、心脏造影检查提示阳性改变,这其中任何一项典型的阳性改变,均可作为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并且无其它原因(如各种心脏病、显著贫血、阻塞性肺气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应用洋地黄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等)可解释。如病人仅有心电图等客观检查的缺血表现,而无心绞痛者可诊断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3)40岁以上病人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以及乳头肌功能失调,而不能用心肌疾病或其他原因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①高血压病;②高胆固醇血症;③糖尿病。 因此,诊断冠心病,要综合地考虑患者遗传、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体征及物理、化学检查结果,还要排除相关的其他疾病,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和准确。
2024-10-18 0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