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艾灸对于胃寒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通过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关元、胃俞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1.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 寸。艾灸此穴位能温中散寒、和胃健脾。 2.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足三里是保健要穴,艾灸它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3.神阙:即肚脐。艾灸神阙穴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 4.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艾灸关元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5.胃俞:在背部,当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艾灸胃俞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艾灸调理胃寒需长期坚持,每次艾灸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同时,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皮肤。如果胃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2024-11-24 16: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针灸科
-
寒邪犯胃导致上腹部疼痛拒按,饭后痛剧者,可以艾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穴、神阙。若脾胃虚寒,除了中脘、内关、足三里穴外,需要灸神阙、气海、脾俞穴。
2024-11-25 05: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