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艾灸对去除湿气是有一定效果的。其原理主要在于温热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从而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常见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丰隆、阴陵泉等。 1. 原理: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够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使体内代谢产物和湿气更易排出。 2. 穴位作用: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关元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中脘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丰隆祛痰湿效果显著;阴陵泉健脾利湿。 3. 适用人群:适合寒湿体质、脾胃虚弱者,以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人群。 4. 注意事项: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孕妇、高热、皮肤破损者不宜艾灸。 5. 频率:一般每周 2-3 次为宜,具体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 总之,艾灸可以作为辅助去湿气的方法,但不能完全依赖。若湿气较重,还需结合饮食调理、运动等综合措施,必要时应就医诊治。
2024-09-17 18: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针灸科
-
艾灸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去除寒湿,但对于湿热者,不但不能祛湿,还能助热蕴湿,湿邪与热邪胶着,加重病情。
2024-09-18 04: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