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洗牙后还会有牙结石,可能是刷牙方式不正确、饮食因素、口腔疾病未治愈、唾液成分异常、个体差异等原因所致。 1.刷牙方式不正确:如果刷牙方法不对,不能有效清洁牙齿,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牙缝、牙颈部等部位积聚,形成牙结石。 2.饮食因素:经常进食高糖、黏性大的食物,容易残留于口腔,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进而导致牙结石形成。 3.口腔疾病未治愈: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如果未彻底治疗,炎症会持续刺激牙龈,促使牙结石产生。 4.唾液成分异常: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含量过高,容易沉淀形成牙结石。 5.个体差异:有些人的口腔环境本身就容易形成牙结石,例如牙齿排列不整齐,难以清洁干净。 总之,要预防洗牙后牙结石再次形成,需保持正确的刷牙方式,注意饮食,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024-09-17 19: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补领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牙结石又称牙石,是由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矿物质、坏死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等物质钙化后,附着在牙齿表面而形成的。其中,龈缘以上为龈上牙石,龈缘以下为龈下牙石。 牙石本身容易吸附细菌或毒素,这些细菌、毒素以及牙石的局部刺激,会使牙龈组织发炎,致使牙龈出血和牙周感染加重。因此,牙石是牙周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议每半年洗一次牙。不过,洗牙后虽然牙齿变干净了,但若因此忽略清洁,牙石很快会再长出来。所以,洗牙并不等于一劳永逸,跟牙石“不再见”。平日注意口腔卫生清洁与保健,仍是必要的。
2024-09-18 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