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磺脲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心梗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会增加心梗的死亡风险。这涉及药物作用机制、患者个体差异、合并疾病、用药剂量及治疗方案等多种因素。 1.药物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对心梗产生潜在影响。 2.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反应不同。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3.合并疾病:若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疾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心梗死亡风险可能会增加。 4.用药剂量:过量使用磺脲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这对心梗患者不利。 5.治疗方案: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心血管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也会影响磺脲类药物与心梗预后的关系。 总之,对于心梗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以权衡利弊,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4-10-10 20: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段军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二病区(中医)
-
磺脲类药物会影响人体“缺血预处理”,这是心脏在发生缺血缺氧时扩张血管、保护心肌的一种机制,磺脲类药物可减弱这种保护机制,增加心梗的死亡率,目前常用的磺脲类药物中主要是格列本脲可能会减弱这种保护作用,而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对心血管系统没有不良影响,所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或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要选用磺脲类药物宜选用后几种药物。
2024-10-11 04:5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