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服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有可能使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但一般不会降得过低。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药物种类、患者个体差异、基础疾病、饮食与运动情况、服药依从性等。 1.药物种类:不同的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有所不同。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但通常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不会过度降低。 2.患者个体差异: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对药物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另一些人则反应较不明显。 3.基础疾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作用,进而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程度。 4.饮食与运动情况:如果在服药期间,患者能保持健康的饮食,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并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药物过度降低其水平的风险。 5.服药依从性: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能保证药物发挥稳定的作用;反之,随意增减药量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波动较大。 总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并定期监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一般能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心降得过低的问题。但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4-09-17 18: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安定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目前来说,所有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它实际上不会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的非常低。现在国外做过很多研究,用的剂量非常的大,大概是我们现在在中国用的4倍这样的剂量,实际上这些病人在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会再降了,所以不会引起降得太多会引起危害。当然了,如果这个病人曾经有过脑出血,则另当别论。因为目前的研究提示对于有过脑出血的病人用他汀治疗可能使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出血。
2024-09-17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