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拉肚子,医学上称为腹泻,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肠道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 1.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等感染肠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腹泻。 2.饮食不当: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或食物过敏、食物中毒等,都可能刺激肠道,引发腹泻。 3.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降压药如利血平,以及化疗药物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损伤肠黏膜,引起腹泻。 4.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等,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导致腹泻。 5.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引发腹泻。 总之,拉肚子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腹痛、脓血便等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0-21 19: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宝春 主任医师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三级甲等
内二科
-
临床上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肠粘膜吸收功能减损: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等均有肠粘膜病变,可见肠绒毛变形,比正常粗短或萎缩,微绒毛杂乱或消失。成人乳糜炎在国内极少见,是一种先天性肠吸收障碍,又称麦胶性肠病,可能由于某种肠酶的缺陷以致麸质的消化不安全,产生对肠粘膜有毒的醇溶性α麦胶蛋白所致;肠粘膜面积减少:小肠被手术切除超过全长的75%或剩答卷肠段少于20Cm可致短肠综合征,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均不完全。回肠末段被切除或病损时,胆盐重吸收障碍,总量减少,可致脂肪吸收不良;细菌在小肠内过长:也属于盲袢综合征的性质,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影响微胶粒形成,导致脂肪泻;肠粘膜阻性充血: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右心衰竭,肠粘膜充血水肿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泻;先天性选择吸收障碍:以先天性氯泻最为典型,但此病罕见。
2024-10-21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