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曾抗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科
-
皮肤黄色瘤病是一类由于脂蛋白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紊乱、饮食等因素有关。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7-09-16 12:31
1.病因:脂蛋白酯酶活性异常、肝内残余分解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异常等。
2.症状:皮肤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结节、丘疹或斑块,常见于眼睑、肘部、膝部等部位。
3.诊断:通常通过体格检查、血脂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
4.并发症: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
5.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药物使用务必遵医嘱。
6.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皮肤黄色瘤病需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黄色瘤? 黄色瘤(xanthelasma)又名Hand-Schuller-Christian病或充脂性组织细胞病,是脂质代谢疾病,系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在皮肤、腱和内脏器官内形成的丘疹、结节及斑块样损害,常伴血脂增高和其他系统异常。皮肤黄瘤是真皮内含有脂质泡沫细胞的浸润。常见于老年人。可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但多数患者的血脂正常,好发于内毗部皮肤,通常上睑先发生,上睑多于下睑,可单发或多发,多为左右两侧对称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