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剑锋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病科
-
造成胃出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不良生活习惯、胃部疾病、药物使用、应激反应、全身性疾病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7-10-07 13:59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经常暴饮暴食等,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出血。
2.胃部疾病:胃溃疡、胃炎、胃癌等胃部病变,容易使胃黏膜受损,引发胃出血。
3.药物使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刺激胃黏膜,造成出血。
4.应激反应: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引起的应激状态,可导致胃黏膜急性损伤出血。
5.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引起胃出血。
了解胃出血的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病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