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老视的形成主要与年龄增长、眼部生理变化、用眼习惯、身体素质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也逐渐减退,导致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老视。 2.眼部生理变化:晶状体的形状和密度改变,使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发生变化,影响聚焦。 3.用眼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会加速眼部调节能力的衰退。 4.身体素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使老视提前发生。 5.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强光或弱光环境中,也可能对眼睛的调节功能产生影响。 总之,老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出现老视症状,应及时配镜矫正,以保证良好的视力。
2024-10-17 13: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晓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屈光与低视力科
-
老视俗称为“老花眼”,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产生了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 一般上了年纪的人,眼球晶状体会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这时候看近物,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因此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另外,以下因素也会导致老视较早出现:屈光不正、职业用眼方法(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患者的身体素质(手臂较短的矮个子)、患者的地理位置(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药物对患者的影响(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等)。
2024-10-18 02:3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老视?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这种由于自以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presbyopia)。属于中医“能远怯近症”范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