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常见的反胃类型有胃寒反胃、胃热反胃、肝郁反胃、食积反胃、脾胃虚弱反胃等。 1.胃寒反胃:多因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导致胃阳受损。症状为呕吐清水,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治疗宜温中散寒,可选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2.胃热反胃:多由饮食辛辣、胃火亢盛引起。表现为呕吐酸腐,口臭,胃脘灼热。治疗需清胃降火,可用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丸等。 3.肝郁反胃:常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症状有呕吐嗳气,胸胁胀痛。治疗以疏肝和胃为主,如舒肝和胃丸、逍遥丸等。 4.食积反胃:多因饮食不节,食积胃脘。可见呕吐酸腐食物,腹胀腹痛。治疗应消食导滞,可选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5.脾胃虚弱反胃:多因久病体虚或劳倦过度,脾胃虚弱。症见呕吐无力,食少便溏。治疗重在健脾和胃,如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等。 反胃的类型多样,病因复杂。若出现反胃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心情舒畅。
2024-10-17 17: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肿瘤科
-
浊阻胃型反胃: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为痰涎水饮,眩晕,心悸,苔白滑,脉滑数。 瘀内结型反胃: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有积块,坚硬且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血便血,或上腹胀满刺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 胃虚寒型反胃: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中积热型反胃: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面红,心烦口渴,便秘尿赤,舌干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泄热,方用竹茹汤。若兼见唇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脉转细,为久吐伤津耗气,气阴两虚。
2024-10-17 22:3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