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克长 主治医师
汉川市脉旺镇卫生院
一级
结核科
-
鼠疫通常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鼠蚤叮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此外,个人免疫力低下、环境卫生不佳、与染疫动物接触以及未及时防控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1. 细菌感染:鼠疫耶尔森菌是导致鼠疫的主要病原体,可侵袭人体多个系统。 2. 传播途径:鼠蚤叮咬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染疫动物的血液、分泌物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飞沫在近距离也能传播病菌。 3. 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较弱时,对病菌的抵抗力不足,更容易感染鼠疫。 4. 环境卫生:生活环境脏乱差,容易滋生老鼠等动物,增加感染机会。 5. 接触染疫动物:如捕猎、宰杀染疫的野生动物,易被感染。 6. 防控不当: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如灭鼠、消毒等,可能导致疫情扩散。 总之,预防鼠疫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染疫动物,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防控工作。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2024-10-21 18: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祖辉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菌自皮肤侵入后,一般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淋巴结高度充血、出血受累淋巴结可互相融合,周围组织水肿、出血。淋巴结内含大量病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及严重毒血症状。如病变不继续发展,即成为临床上的腺鼠疫。若病菌经血进入肺组织可产生继发性肺鼠疫。再由呼吸道排出的病菌通过飞沫传给他人又可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各型鼠疫均可引起继发性败血型鼠疫,极严重者可以皮肤、淋巴结或肺损害极轻,而迅速成为原发性败血型鼠疫。鼠疫的基本病变是血管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淋巴结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呈凝固性坏死。镜检可见充血、水肿、出血、细胞退行性变性和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菌团块等。肺鼠疫常呈支气管性或大叶性,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度充血,管腔内含血性泡沫状浆液性渗出液。全身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常有血性渗出液,各器官组织均有充血、水肿、出血或坏死。
2024-10-22 06:3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