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亚硝酸胺有可能导致食管癌。其致癌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对食管黏膜的损害、影响细胞基因表达、干扰细胞代谢、削弱免疫系统以及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等。 1. 对食管黏膜的损害:亚硝酸胺可直接损伤食管黏膜细胞,使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 2. 影响细胞基因表达:导致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增加癌变风险。 3. 干扰细胞代谢:影响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为癌细胞生长提供条件。 4. 削弱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利于癌细胞存活和增殖。 5. 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总之,亚硝酸胺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预防食管癌还需综合考虑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摄入含亚硝酸胺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10-08 18: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黎波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腹部肿瘤科
-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更有调查显示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人民摄入亚硝酸胺类化合物更多,长期使用含亚硝酸胺类化合物的人群更容易诱发食管癌。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在腌制品、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霉变食物、隔夜饭菜等食物中储存量较大,要降低食管癌的发病,应尽量少食用这些食品,远离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尤其是潮汕地区的咸鱼、鱼露等,富含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应尽量少吃为好。
2024-10-09 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