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预防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危险行为,需要从密切观察、心理支持、环境安全、药物治疗、家庭关怀等多方面入手。 1.密切观察: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及时发现异常。 2.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理解、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心态。 3.环境安全:清除可能被用于危险行为的物品,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 4.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合适的药物,如抗抑郁药舍曲林、帕罗西汀,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奥氮平等,以稳定患者情绪。 5.家庭关怀: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让其感受到温暖。 总之,预防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危险行为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多方面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充满关爱的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病情。
2024-10-21 20:2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甘照宇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精神心理咨询科
-
您好,家属可从两大方面进行判断——第一,从药物的起效时间判断。例如,患者在服药两三天后,就表现出心情愉悦,且非常开朗,进展非常快,即实际情况远远超过了预期,很有可能是患者刻意伪装,家属应多加留心。另一方面,可细心观察患者的日常举动,例如:对一向相处不来的亲友突然间态度变好,或莫名其妙地向周围的人交代后事等。
2024-10-22 08:3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广义的自杀行为是指包括故意自伤行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为。人们通常说的自杀行为常常指狭义的自杀行为。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