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秋燥引起的感冒鼻炎,可通过按摩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来缓解症状。 1.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按摩此穴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印堂穴:在两眉头中间,按摩能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3.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凹陷处。按摩它有助于祛风解表,缓解头痛、鼻塞。 4.合谷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刺激该穴位可疏风解表、行气活血。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按摩穴位时,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同时,要注意保暖,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2024-10-14 11: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曾红文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三级甲等
针灸康复科
-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燥邪一旦侵犯肺部,鼻子则首当其冲,因此鼻炎较为高发。加之秋季早晚温差大,夜晚凉意较重,不慎受凉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主要是因为肺气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所致。 迎香穴与鼻通穴常被用来治疗各类鼻炎、感冒等问题,前者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后者位于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常按这两个穴位可缓解或预防打喷嚏、流涕等不适,尤其通鼻效果相当明显。 此外,从两眉中间的印堂穴起,往上经上星穴、通天穴至头顶的百会穴,按顺序按揉都能配合治疗鼻部病症,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2024-10-15 01:3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秋燥? 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为常见。其基本征候特征为初起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伤失润。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表现相似,故这些疾病可以参考秋燥辨证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