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秋燥引起皮肤干燥时,可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改善,如肺俞穴、血海穴、太溪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 1.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按摩此穴能调节肺气,改善肺的功能,有助于滋养肌肤。 2.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2 寸。按摩血海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 3.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刺激太溪穴能滋阴补肾,使身体的阴液充足,从而缓解皮肤干燥。 4.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补充肾水,滋润肌肤。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按摩足三里穴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为肌肤提供充足的养分。 按摩这些穴位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坚持按摩一段时间,有助于改善秋燥导致的皮肤干燥问题。但如果皮肤干燥严重,还需结合饮食调理、使用保湿护肤品等方法。
2024-10-17 18: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曾红文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三级甲等
针灸康复科
-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受秋燥的影响,皮肤出现干燥,甚至皲裂。平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净,及时涂抹润肤霜。搭配养阴润燥的食疗如蜂蜜水,对滋润皮肤也有帮助。 专门针对皮肤干燥的保健穴位虽然较少,但干痒的皮肤病多乃风邪引起,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理,常按摩手部的外关穴、曲池穴或足部的足三里、血海穴等位置,使经络气血通畅,风邪自灭,能大大改善皮肤的干痒问题。
2024-10-18 07:3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秋燥? 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为常见。其基本征候特征为初起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伤失润。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表现相似,故这些疾病可以参考秋燥辨证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