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怀孕引发盆底疾病的原因主要有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分娩损伤、腹压增加以及产后恢复不良等。 1.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松弛素的分泌增加,使盆底组织的胶原代谢发生变化,导致盆底支持结构的张力和弹性下降。 2.子宫增大: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对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造成长期的压迫,使其伸展过度,影响其功能。 3.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神经造成直接的机械性损伤,尤其是难产、产钳助产等情况。 4.腹压增加:孕期腹部重量增加,导致腹压升高,这会加重盆底组织的负担,使其容易受损。 5.产后恢复不良:产后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正确的康复训练,盆底组织难以恢复到孕前状态。 总之,怀孕会通过多种因素增加盆底疾病的发生风险。孕妇应重视孕期保健,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
2024-10-15 15: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颖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围产专科
-
由于妊娠本身会影响到盆底,比如怀孕的时候子宫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不断增大,还有妈妈体重会增加,这会对盆底起到慢性损伤的作用。
2024-10-15 16: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产后盆底肌肉损伤? 妊娠期重力主要作用在盆底肌肉上,加上子宫重力日益增加,所以盆底肌由于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分娩的过程同样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容易在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根据统计分析,我国女性有一半的人在分娩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