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婉儿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消化科
-
真菌性肠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起病可急可缓,表现为有长期粘液样腹泻、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由于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很容易和普通肠炎混淆,甚至可能被误当成感冒发烧的症状治疗,但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往往久治不愈,只有口服抗真菌药物才能达到疗效。 真菌性肠炎的临床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加,为黄色稀水便、泡沫多、有粘液、有发霉气味,有的像豆腐渣样,严重的可见脓便或脓血便,可有低热、呕吐、腹胀及腹痛。由于真菌性肠炎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所致,分泌物往往可见白色,和一般腹泻就有所区别,而另一个特点是腹泻和便秘可交替出现,同时患者肛门周围可见一块块豆腐渣样物质。
2016-03-30 07: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真菌性肠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白色念珠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真菌可大量繁殖引起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起病可急可缓,大便次数增加,为黄色稀水便,泡沫多,有黏液,有发霉气味,有的像豆腐渣样,严重的可为脓便或脓血便,可有低热、呕吐、腹胀及腹痛。
2016-03-30 2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