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 1.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对盆底的压力。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戒烟。 2.盆底肌训练:也称为凯格尔运动,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力量。每天进行 3 组,每组 10 - 15 次。 3.药物治疗:如度洛西汀,可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米拉贝隆,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雌二醇,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改善盆底组织功能。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4.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治疗、磁刺激治疗等,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增强其功能。 5.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等。 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坚持治疗和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4-10-15 16:2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晓薇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轻度的尿失禁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是通过物理治疗,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但在临床当中有部分患者不懂怎么进行提肛运动,不懂得用力点在哪里,错误地收缩了腹部或臀部的肌肉,这是很影响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议尿失禁患者最好到医院借助专业机器练习,通过电刺激,提示需要收缩的正确位点。或者借助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对盆底肌电数据的采集处理,使医患双方通过显示器屏幕了解盆底肌肉收缩舒张的情况,从而正确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2024-10-15 21:0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排尿障碍性疾患的常见症状,本质上是膀胱储尿功能障碍的表现。尿失禁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患累及膀胱、尿道功能的结果。尿失禁的定又是指腹压增高时(如咳嗽、大笑、提重物、体位改变等)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现象,其过程中无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属尿道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国际排尿控制研究协会推荐的定又为:尿失禁系一种可以得到证实的、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不便及个人卫生方面的麻烦。这一定义强调了漏尿的客观性,并将非尿道的漏尿(尿道阴道瘘、膀胱阴道瘘等)排除在外。其发病率在中老年妇女中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在15%~45%之间。 查看全文»